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我国导航服务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慧聪 | 2009-10-15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内容
    导航应用模式的多元化日渐凸现

  随着汽车导航应用的普及,导航终端的形式呈现多样化,POI(兴趣点)、道路状况、交通实况、天气信息等资讯服务内容逐渐成熟,为驾驶员提供安全、经济的驾驶环境的呼声也在渐渐升高。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普通的路径导航或引导,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汽车导航,已经逐步拓展到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应用和ITS(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形成了汽车导航、安全驾驶、行人导航、实时动态导航、LBS(基于位置服务)、互联网空间信息服务等多模式导航应用。

  融合多源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建模技术支持多模式导航应用

  高级的多模式导航应用,需要详细的道路数据,以及准确的路况信息、天气信息,它们来自不同的机构,如道路数据来自测绘机构的基础地理框架信息、遥感航测等影像数据,实时的路况信息来自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而天气信息来自气象部门。通过融合多源的数据建模技术,将这些信息集成到导航电子地图中,将提高导航产业链的整合度,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而且多源数据之间的相互验证,也会提高产品的质量。由道路网络、交通信息和运动目标一体化的时空导航数据模型制作出来的导航电子地图,将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前所未有的方便丰富而精确的导航、空间信息服务,提供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的和谐交通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但是这种多模式导航应用还面临着最大的挑战——缺乏国家强有力的支持,现阶段面临的国家挑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和机制问题。

  这种多模式导航更加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这就牵涉到由于体制造成部门利益不能整合、资源不能共享所造成“信息孤岛”的现象屡见不鲜。没有一个良好的体制,就没有健康的导航产业的发展,通过体制上的改革对推动我国导航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可以这么说,我国导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在技术而在体制。政府要从国家层面积极重视这个问题,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加大体制创新的力度,才能更快的迎来导航产业的成熟期。

  2.技术标准的缺失和滞后。

  导航技术标准的缺失和滞后,造成国家导航产业发展落后,影响其企业积极性。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导航企业热情高涨,纷纷投入这个看似利润诱惑的导航市场,积极开发导航相关的技术产品,但是真正获利的企业并不多,相反一些企业还在生死线上挣扎。

  这几年导航企业积极性有所消弱,与我国导航技术标准的制定、出台滞后有一定的关系。一些企业虽然确定导航的企业发展方向,却在观望和等待国家相关标准的出台,处于无奈和困惑之中。

  所以,政府应加强企业参与机制,进一步调整体制,组织强有力的领导专业班子,全身心投入开展国家导航标准化工作。

  我国GPS导航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但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政策去组织产业链各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在市场需求竞争环境下,使我们的企业处于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形成不良的产业环境,没有自己的竞争力产品,最终可能还是被国外的技术和产品占领我们的市场。

 

 
相关资讯:
2008-2009年中国GPS后装导航电子地图及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2008年导航电子地图行业大盘点
从四个数字看我国导航电子地图产业发展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
GIS在水利现代化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