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大西北的传奇测绘军——记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
- | 2013-02-26 | 来源:光明日报 | 发表评论 | 查看评论
 
  科技强军

  组建仅仅8年,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在完成西部大地多样化测绘任务的同时,创造了令同行刮目相看的科研创新奇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6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成果填补国家和军队导航测绘领域的空白。最近,解放军四总部授予他们“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创新催生战斗力

  军事标绘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戈壁大漠,实兵演习激战正酣。中军帐内,指挥员和作训参谋运用三维立体标绘系统,准确分析战场态势,快速拟制作战方案;大屏幕上,地物地貌、军标符号全部三维立体呈现,武器装备、毁伤打击的声像效果形象逼真,战场态势全景展现。这套“三维立体标绘系统”,就是测绘信息中心主任王明孝带领研发的杰作。

  在一次次执行演习现场环境测绘任务中,一个念头在王明孝脑海中不断强化:现代模拟作战对战场逼真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平面标图已无法形象表述战场态势,开发一套直观便捷的三维标绘系统,对部队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已迫在眉睫。

  下定决心的王明孝没有迟疑,他将测绘中心的战场仿真、地理信息、三维动画、多媒体等10多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召集起来,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专家帮助下,对遥感图像处理、地形仿真、三维动画等10多项技术交汇融合,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论证,攻克了性能不稳定、数据不兼容、显示平稳度差等上百个技术难题后,终于开发出三维标绘系统,总部领导赞誉它“使军事标绘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与三维标绘系统一样,测绘中心的科研创新动力全都源于部队多样化任务需求,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实现了战斗力转化。

  夜间野外测绘作业中,常常因看不清地图而影响工作进度,“若是在夜间战场上看不清地图,部队就可能丧失战机”,王明孝早就琢磨研制一种夜间使用的地图。2010年8月14日,出差途中,报纸上一条“兰州大学研制出新型夜光材料”的消息一下子抓住了他的眼球:这种材料能否用来制作夜间发光地图呢?他立即与兰州大学取得联系,指派测绘中心工程师申亚鹏带领10多名技术人员与兰大专家组成军地联合科研团队,集智攻关。研发工作并不顺利,发光材料颗粒大,无法与印刷油墨融合,影响印刷精度。他们反复进行烧制试验,50多次改变制造工艺,获取了200多组数据,最终获取了既能精确印刷,又能长时间发光的夜光材料,新型夜光地图终于研制成功,持续时间比发达国家已有的发光地图增加了两倍。

  2010年12月,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来自中国的新型无辐射夜光地图获得发明金奖,引起各国关注。介绍片中的一个情景尤其令人称绝:丛林深处,漆黑如墨,夜间快速机动中的部队指挥员掏出地图,轻轻揉搓几下,地图竟神奇地发出绿光,地物地貌、等高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而10米以外,侦察仪器却测不出任何光照。

  此后,他们又相继研发出夜光沙盘、夜光磁性队标等“夜光系列”产品,使我军军事训练从此告别夜盲。

  “小家”也能成大业

  军民融合攀登测绘科研高峰

  地处西北内陆,信息相对闭塞,科研条件有限,“小家小业”的测绘信息中心缘何能短时间内在国内外测绘领域崭露头角?中心政委许仕敏说,这源于中心打破常规的选人育人机制,在军民融合中攀登科研高峰。

  谈起直接从本科考取博士的经历,业务处长刘兴科满怀感慨。那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兴科大着胆子对一组已写入科研报告的数据提出质疑,满屋子的“老测绘”没有轻视这个“愣头青”的意见,鼓励他深入研究。刘兴科编写了5组程序,提高了软件运算效能,使这个系统更加稳定。初露才华的刘兴科很快被中心赋予某系统研发负责人的重任。

  2004年,刘兴科报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研究生时,中心正在执行青藏铁路测绘任务。他放弃考研日夜奋战在雪域高原,攻克多项高寒地区测绘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刘兴科参与或负责研究的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成为全军最年轻的业务处长。并在中心支持下直接考取了信息工程大学的博士学位。

  对于只有大专学历的马怀武来说,“科研”曾是个遥远梦。2004年以来,他带着一批硕士生、本科生,完成了10多项重要任务,3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项获国家专利,2011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陈珂等10多个高学历人才,主动申请到地处偏远的信息中心工作。因为这里“不惟学历论能力,不惟资历讲实力,是成就事业的舞台”。

  通过课题研究聚集人才,通过重大任务锻炼人才,通过重点培养优化人才,测绘中心硕士以上学历达59%,技术人员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成果,32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创新、进取、成才蔚成风气。

  西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部队多样化军事任务繁重。“就算我们百十人个个都是‘孙大圣’,也难以完成越来越重的测绘和科研任务。”中心主任王明孝说,“就像研发夜光地图那样,我们坚持走军民融合道路,主动联合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建成了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全天候实时监测、提供高精度三维信息、自动化预警等功能,颠覆了依靠大地测量和物理传感器的传统监测方法,为部队完成多样化任务提供了可靠保证。”

  目前,测绘信息中心与50多家军地测绘部门、专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平台共享、人才共育、资源互补的协作关系。王明孝自信地说,只要有课题,就能调动近2万人的科研力量。一大批辐射军地的科研项目,经过测绘信息中心的再开发、再加工,已经成功运用到了国防和经济建设领域。

 

 
相关资讯:
我军建立新型军事测绘力量体系
我军军事测绘导航技术60年跨越式发展纪实
我军军事测绘导航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先进的军事测绘技术是现代战争的保障
用青春丈量大地的测绘兵——记广州军区某测绘大队大地测量队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