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印度卫星技术赶超中国?
内容
  46年前,印度第一次发射火箭,是牛拉人扛、费尽周折后才把粗陋不堪的美式火箭抬到发射架上。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印度才有初步能力在本土的发射场,用自己的火箭发射自主研制的卫星。
    
  20年过去。今天,印度俨然崛起为卫星技术强国,并向全方位的太空技术大国迈进,印度航天和卫星技术的大跨越以及印度雄心勃勃的航天规划,令世人惊奇。这里所说的“卫星技术”,是个笼统的说法,它应包括运载火箭发射技术、星箭分离技术、卫星本身的功能技术、地面观测和控制技术及网络合成技术等。
    
一箭多星,惊艳出演
    
  目前世界上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有美俄中印日等少数几个国家和欧洲航天局,但恐怕除了俄罗斯外,印度是“一箭多星”发射最频繁的,而且“多星”多到10颗的水平,仅次于俄罗斯于2007年创造的“一箭十四星”纪录。
    
  由于“一箭多星”涉及到分批或分时段释放多颗星的技术,并且随着“星”数的增加,技术难度也增加,它被指为一国开发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技术的前奏曲,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箭多星”技术,代表着一国战略军事实力的提升。
    
  2009年9月23日,在印度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得拉邦斯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印度用一枚4级推进的PSLV-C14型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把一颗印度海洋监视卫星“海洋卫星-2号”和6颗外国“袖珍级”小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太空轨道。一年前,印度也作了一次精彩的“一箭多星”演出。2008年4月28日,在同一发射场,印度用相同型号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把印度自己两颗卫星和外国8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这一次“一箭十星”发射活动,极大激发了印度民族自豪感,被印度媒体称为“在卫星技术领域赶上和超过中国的标志”。
    
资源卫星,技术一流
    
  2008年“一箭十星”发射中搭载的两颗印度卫星中,其中最大一颗,就是印度引以为豪的资源卫星。印度的资源遥感卫星技术,已经能与美国比肩,甚至超过俄罗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资源卫星能居高临下,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方便地观测到矿藏分布、农作物长势及污染水平等,能在制图领域大展手脚。
    
  还有一点,资源卫星所具备的对敏感区域进行遥感监测的能力,表明了资源卫星随时都有可能“变身”为军事侦察卫星,一旦出现国家之间战争,资源卫星的作用就会突然放大。
    
  目前,印度资源卫星空间分辨率能达到三维的2.5米至1米级别。中国一位空间科学家称,中国要赶上印度的资源卫星技术水平,尚需时日。他甚至警告,假如我们不迎头赶上,在遥感卫星领域,我们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是缩短,而会拉得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和巴西正在合作研发资源卫星。
    
直播卫星,急起直追
    
  2005年12月,印度利用欧洲航天局的阿里亚娜-5火箭,将印度首颗“直播卫星”即新一代通信卫星送上太空。之所以选择欧洲火箭,是其直播卫星重量达2吨级,印度当时还没有能力研发大推力火箭。
    
  2007年3月12日,又一颗型号为INSAT-4B的直播卫星,再一次通过欧洲阿里亚娜-5火箭送入轨道,这次的直播卫星的重量更大,达到3吨级别,用于提供直接到用户的电视业务和通信服务。据信,这些服务可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获利2.8亿美元。
    
  印度本来想用自己研发的火箭发射直播卫星,无奈在2006年首次用大功率火箭发射,以失败告终。不过,2006年的挫败,反让印度坚定了大卫星发射走国际合作之路的决心。
    
  从2005年之前发射多颗通信卫星和通信实验卫星,到2005年研制出新一代直播卫星,印度在直播卫星技术上的惊人进步,令人印象深刻。
    
导航卫星,不甘人后
    
  全球导航卫星服务领域,一直由美国的GPS所垄断。目前除了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外,中国和欧洲航天局都在积极准备打造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印度的导航卫星系统,目前只处于区域性级别,仅覆盖印度本土。
    
  按计划,印度地区导航卫星系统,将由7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卫星将被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另外4颗将被部署在这一轨道附近区域。报道称,这7颗卫星上搭载有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为印度全境及周边2000公里的范围提供导航信号,误差不超过20米。
    
军用卫星,着眼未来
    
  据《印度时报》2009年10月23日报道,印度准备在明年为本国海军发射一颗专用军事卫星,并在2011年到2012年之间,为陆军和空军各发射一颗专用军事卫星。
    
  假如付诸行动的话,印度将是亚洲地区唯一拥有专用军事卫星的国家。军事卫星,不同于功能单一的军事间谍卫星(据有关资料,目前在轨运行的印度军用间谍卫星至少有6颗),它是集导航、通讯、指挥、信息处理、搜集和侦察情报、监视敌方导弹等功能于一体的专门卫星,与地面、海面或空中的指挥枢纽、作战资源构成信息互通的网络,能快速锁定敌方动向,快速完成军力调动和部署,快速投入战斗。这些专用军事卫星的服役,无疑会大幅提升印军的综合实力。
    
印度卫星之路的启示
    
  印度已成为第6个具有卫星发射能力和第5个具有遥感卫星研发能力的国家及第5个发射探月卫星的国家。《今日印度报》曾放言,“单从政府提供设施和资金的能力以及提供太空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等方面,印度已经超过中国,排名第四。”的确,正如中国空间战略专家庞之浩所言,航天技术的发展,帮助印度迈向世界大国的行列。
    
  回顾印度的卫星技术发展历程,印度一方面凭借与西方技术合作的便利,全身心引入西方尖端技术,甚至不惜重金购买卫星,或把自己卫星拿给别人发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自主技术;另一方面,印度又凭借打入西方卫星服务市场的便利,不断把现有技术转化为服务商品,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后来居上,不断抢得巨额合同,反哺其航天研究部门。据有关数据,印度研发经费中,60%以上的资源投入到空间技术有关的研究部门,仅印度遥感局每年就可以得到1500万美元的运行费。
    
  印度一开始就得到了美国的帮助,离开西方的技术,也许达不到今天这样的辉煌。不过,同样可以确定地讲,没有印度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激情、能力及创新环境,印度卫星技术肯定不会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和静钧)

 

 
相关资讯:
经济危机下持续发展的世界商业卫星产业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