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新的审批方式于今年正式启用,2007年度核减各地申报用地总面积逾三成,占用耕地和农用地转用面积均比上年度有明显减少。新公布的数字告诉我们,国土资源部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优化供地结构,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据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7%,增速虽比上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但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部分高耗能行业增长依然偏快。
搞建设离不开土地,项目和投资最终要落在土地上。如果对所有项目和投资都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就必然导致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占用耕地过多。怎样抑制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新上项目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势头?土地管理工作必须继续严把土地闸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计划,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特别是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开工项目。
2007年度重点城市建设用地已获国务院批准。当务之急是,认真执行中央的要求,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各地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方案,组织实施好,不得突破批准的用地规模和规划用途,严防年底前突击违规批地用地。在具体征地和供地环节中,各地应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严禁向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供地,确保居住用地中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用地占居住用地的面积不低于70%。国土资源部将把重点放在履行批后监管职能上,指导地方合理安排已批准的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确保城市建设用地依法依规、节约集约和符合有关规定。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适度调整用地结构,不是想跟哪个地方过不去,而是从土地供应的源头认真把关,推动各地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走节约集约用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各地要打消疑惑和顾虑,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土资源部下达的城市建设用地批复,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放水”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