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重点扶贫的天等县,全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95亩,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该县农业基础也较为薄弱,农田配套设施跟不上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在全县耕地面积中真正达到稳产高产的农田占耕地总量比重不大。为了帮助贫困山区农民尽快摆脱贫困,天等县委、县政府以及国土资源部门把管好国土资源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以国家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基本农田进行强化管理与开发整治为契机,逐步推行水利、道路、农业、环境等综合治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国家的国土资源有关政策,将中低产田建成标准农田,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狠抓土地开发整理 推进新农村建设
天等县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国土资源管理有关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本县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抓好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强化国土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盘活国土资源,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天等县向都镇土地开发复垦项目是该县实施第一个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项目投入资金894.36万元,实施面积4067亩,项目受益 4个村民委员会9个经联社,受益农户467户2100人。该项目的实施,为探索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路子以及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通过推行土地综合开发整理这一新的举措,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当地村民从中也得到了很大实惠。以向都镇为例,该项目实施后,全镇不仅平整了2113亩土地,还增加了 2774.4亩耕地。此外,该镇在乡村公路与田间道路建设以及其他与新农村建设有关项目方面,也取得较好成效。项目实施后,全镇共建设田间道路 32.276公里,修建生产用道路8.63公里,乡村道路10.5公里;修建桥梁涵洞19座,地头水柜27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国有土地综合利用、合理开发的利益最大化。项目区域内的村民收入也大大提高,项目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由项目实施前的1560元提高到2006年的2221元,人均增收142.4%。
严格监督管理 保证项目质量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天等县委、县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死守耕地红线”等国土资源有关政策规定,严格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以保证项目质量,建立并实施了项目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关。在项目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县里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深入项目区域内的村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加大工程监管力度,严格监督管理,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划设计的高质量、高标准进行施工,以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由于天等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帮扶县,在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时,特别注重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尽力发挥项目的规模示范作用。因此,县委、县政府尤其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把土地开发整理当作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把强化基本农田建设管理作为推动科技兴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平台,以土地开发整理为支撑,不断打造稳定的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天等镇荣华土地整理项目在项目实施之前,原有的田块大部分都比较小,灌排设施和交通路网建设落后跟不上现代生产需要。经过实行土地开发综合整理后,该项目达到了现代化耕作标准,成为天等县首个万亩连片高标准农田。当地村民还充分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条件,大力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带动并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整体质量,彰显出规模示范效果,广大农民从项目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土地开发整理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村容村貌,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天等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31个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其中区级项目1个,市级项目30个,累计总投资3461.65万元,新增耕地4633.8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7609.3亩,占全县耕地 4.6%。土地开发整理给天等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育高效农业 提高耕地含金量
在如何管好用好国有土地资源的问题上,天等县委、县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还注重培育高效农业,实施了土地平整、完善田间水利、修筑田间生产道路和机耕路等一系列国土资源有效管理与开发项目,不断提高耕地的含金量,使现有耕地的综合价值一次次得到了提升。该县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了“吨糖田、吨粮田”,这便是很好的例证。向都镇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区内新开发整理的2774亩土地,现已全部种上了甘蔗,经济效益明显。这得益于天等县委、县政府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新思路得到有效实施,提出了将土地整理与调整产业结构挂钩,政府规划,部门实施,农民种蔗,糖厂和农民均得利。去年在该项目区内种植的2774亩甘蔗,按平均亩产量6吨、入厂原料蔗价格为230元/吨计算,当年这一项目给项目区内的群众带来380多万元收入。
实践证明,在进行大石山区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天等县的土地开发整理可谓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记者 黄学安 通讯员 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