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部担负着组织实施国家测绘局重大大地测量工程项目、建设运行国家GPS跟踪站网、建设维护国家大地测量数据库等任务。大地测量部共有12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高级工程师9人,国家测绘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博士3人,硕士5人。他们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屡建奇功,是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也是国家大地测量生产及科技研究的突击队和生力军。
珠峰作为世界最高峰,其海拔高程数据历来为世界各国关注。在举世瞩目的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项目中,他们团结协作,挑战极限,勇攀高峰,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圆满完成了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项目设计、峰顶观测设备研制等重要工作。
他们从峰顶观测的实战要求出发,认真考虑恶劣环境中的每个细节和难点,通过反复试验研究,研制成功雪深雷达、GPS组合觇标、珠峰气象仪、电子设备抗低温防护技术。在海拔4200米的定日建设全国海拔最高的GPS永久跟踪站,大地部派出6名专家前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和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工作。后方的同事则配合前线人员,努力做好技术改进、协调、宣传及后勤保障工作。在大地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地完成了峰顶观测任务。
在国家第一代卫星定位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重力基准网等大地控制网建设中,他们远赴南沙群岛,深入西北边陲,攀登雪域高原,穿越原始森林。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源头的科考以及极地测绘、南沙海洋基点测量等项目中,他们表现出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国家GPS跟踪站系统建设中,他们建成了稳定可靠的GPS跟踪站运行系统,实现了框架定义3至5厘米的精度和卫星定轨5至10厘米的精度,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基准的建设。在中越、中尼勘界工作中,他们构建的专用网络定位模式,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边界界标、界桩的坐标与高程,比常规方式节省了800万元,为提高勘界效率、维护边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在区域测绘基准与大地水准面建设中,他们先后开展了闽、浙、赣等15个区域大地基准与水准面工程项目。在已验收的项目中,大地水准面精度优于6厘米(其中天津市大地水准面精度最高达到2.2厘米),更新了二、三等水准网约11.2万公里,测定了GPS B、C级区域空间定位网点近9000个,为我国大地测量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大地测量部所承担的项目获得了多种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三等奖两项。大地部的同志共发表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