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7日,郑州市金水区黑朱庄,一栋由房主擅自从2层加盖至7层的民房发生坍塌,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
2006年8月2日,郑州市大岗刘村,一名工人在施工盖房时,从六楼摔下当场死亡;
2006年11月18日,郑州市吴家庄一临街工地,一路人途经时,被吊机上飞落的砖块砸中后当场死亡
在郑州市都市村庄,私自加高房屋建危房、不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酿成的血案也屡见不鲜,对此,郑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屋安全管理的紧急通告》和一些相关的文件,然而,血的教训和紧急通知、文件并不能刹住都市村庄的私搭乱建风,都市村庄的房东们及包工头也把这长鸣的警钟当成了耳旁风。年初以来,郑州市东关虎屯、庙李等都市村庄又开始大肆建房接房了。都市村庄私搭乱建缘何如此猖獗?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都市村庄大肆建房接房
记者在郑州市东关虎屯看到,这里几乎60%的村民都在为自家房屋“增高”。大堆的沙子、石头和建筑用砖挡在村中主干道上,村里几乎每条小路上也堆满了砖、水泥、沙、石子等建筑材料,搅拌机隆隆作响,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主干道两旁,就有近20家村民在建造房屋,在这里,已经很难再找到3层以下的楼房。一户村民是在自己的三层房屋上又建了三层。原来的三层房屋看上去建筑时间已经不短,在该村已经属于旧房。房主没有拆除旧房,而是直接在旧房上面加了三层。
一位摆小摊卖鸡蛋灌饼的中年妇女说:“东关虎屯的房子,一半以上都在‘接’!”
在该村长年租住的一位男子向记者介绍,“半年前,这一片儿的楼就陆续开始盖了,从早上6点到晚上不停施工。”
在金水区陈寨村文化路两侧,民房杂乱无章,该村在主干道两侧大肆进行违法建设,楼层多为7至9层,有的甚至达12层。记者看到,一栋7层民房和一栋9层民房快‘碰头’了,楼间距下边有一米多,可上边的间距连半米也没有。
记者调查中发现,上述“拔”楼助“长”的情况在郑州市许多都市村庄都普遍存在。可以说,随便走进一个都市村庄,都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情景。新建的楼房越盖越高,楼间距越建越窄,有些楼房甚至墙壁相连。
都市村庄楼房缘何疯长?
郑州市都市村庄楼房从刚开始的2层,随着时间不断的增长,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3-4层,6—7层,以及目前9层以上建筑,它的背后是何原因让楼房疯狂“长高”呢?
记者调查发现,在都市村庄楼房层数疯狂增长背后,是村民利益使然,是金钱造成的冲动。。
郑州市东关虎屯一位村民坦言:“大家忙着加盖楼房,一为多挣房屋租赁费;二为城中村改造时多得拆迁费。”
郑州都市村庄每户人家都有大量的民房出租,少则几百平方米,多则上千甚至上万平方米。目前,郑州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外地人”进入郑州,再加上每年新增的20万毕业生,他们由于刚刚进入城市,没有买房的实力,也租不起高档的成套商品房,都市村庄里面大量的、廉价的民房成为他们不二的选择。据专家估计,进入城市后,他们前5年都需要租民房,因此造就了都市村庄繁荣的租赁市场。
凡是出租的房屋,不管是新建还是增加层数,都能顺利地出租,并且租金还逐年上涨,为了多挣房屋租赁费,那些没有私搭乱建的村民也争相加盖楼房。
另外,很多村民都知道,郑州市都市村庄将全部改造,只不过是时间先后而已,因此,多盖一层楼房,就有希望获得更多的拆迁补偿。
“大家都在盖房子,谁都想多补偿一些,我们为接房子,还借了好几万呢!”对自己的行为,村民感觉理所当然。
根据都市村庄改造的一贯规定,都市村庄拆迁有建设许可证的3层以下房屋面积按建筑造价赔偿,3层以上不予赔偿。然而在实际拆迁过程中,村民非常清楚自己掌握着稀缺的资源——土地,他们决不肯轻易把手中唯一值钱的东西转让出去,总要想方设法在土地易主之前,榨干它最后一点价值。
高额的房租回报加上未来拆迁补偿款的诱惑,一年来,郑州都市村庄出现了大规模的集体“长高”。
盲目建房接房 埋下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2006年7月7日,郑州市黑朱庄一村民,在只能承受3层房屋的地基上,偷偷把楼房加盖到7层,结果民房坍塌,砸死4人。另据知情人透露,在郑州市聂庄,一栋楼原来是两层,后来地基没变就加盖到了8层,遇到大雨天,房东自己都不敢进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郑州都市村庄大量民房只套用临时建筑标准,成本仅有200~300元/平方米,而同期郑州多层建筑安装成本在600元/平方米以上。
另据了解,村民们所雇佣的施工队,大多不正规,往往十几个同乡一组队就开工,很少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能省则省,有的工人连安全帽也没戴,有的站在脚手架上还穿着拖鞋。没有建筑资质、不懂建筑的他们按照城中村村民的意思,盲目施工,建成的房屋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恐怕他们谁也说不清楚。
对此,郑州市东关虎屯一位村民这样说,“找小施工队不就是图个便宜嘛!不过我们事先会和他们声明,‘出事了我们不管’,工人盖房子出了事我们也负担不起啊!”
于是,郑州市司家庄一名女性租房者被一幢正在兴建的七层楼房上的坠物砸死;大岗刘村一名工人在施工盖房时从六楼摔下当场死亡;吴家庄一临街工地吊机上飞落的砖块当场砸死一路人......不安全的施工酿造了一桩桩血案。
低劣的建筑材料,能省则省的施工工艺,使得这部分建筑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私搭乱建凸现法律漏洞
就都市村庄私搭乱建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一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专家认为,都市村庄虽然地处城市中心,但依然沿袭农村的管理体制,就象偏远地方的农村一样,农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从来不需要审批。这凸现国家在管理都市村庄中的法律缺位。对于都市村庄建房的约束,仅仅局限于建筑方面的建筑规范,但这对于村民来说,几乎等于空白。
对于加盖风,政府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法律问题。中国土地法规定,农民宅基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是农民,政府无权干涉。即使有相关部门出面制止,有些村民一手拿煤气罐,一手拿打火机,不让施工就跟你急……最终强行治理总是尴尬收场。
私搭乱建背后的监管缺失
监管都市村庄违章建筑也许真的很难,但因其难就眼睁睁地看着悲剧一次次的重演吗?自2003年开始,郑州市开始加强都市村庄的改造,并出台了郑州市都市村庄改造的一系列规定。按照规定,在都市村庄改建房屋,要按照相关部门批准的规划来进行,对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城市规划等行政执法部门以及都市村庄所在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都应予以制止。
2006年7月7日,黑朱庄民房倒塌事故发生后,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房屋安全管理的紧急通告》,通告要求全市加强房屋安全管理。通知规定,从当天起,凡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一律停止施工。通知下发后,当时确实奏效,但风头一过,违规建房又死灰复燃了。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都市村庄工作人员表示,“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楼、加盖,我们这里也没有执法权,都是乡亲,没法说。”
监管部门三缄其口
近来,记者听到不少关于郑州市东关虎屯私搭乱建的反映,除了投诉建筑材料挡道影响出行外,大家更担心的是安全问题。 一位市民说:“私搭乱建的人越来越多说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难道非等出了事故才有人过问?”
7月12日,记者带着市民的疑问,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走访。在郑州市建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有关都市村庄的所有问题都归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管,我们这里不负责。在建委城市建设管理处,工作人员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无奈,记者只得赶到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在那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说话异常小心谨慎的工作人员推说,领导去开会了,联系不上,就是在也不会接受采访,最近很多媒体记者都来了,领导都没有接受采访。因为前一段有个记者来采访,领导谈了一些问题,结果稿子发出来后,说得乱七八糟,所以,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说了,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很多问题,很复杂。
究竟是怕媒体舆论监督,还是怕承担职责?个中原由恐怕不言自明。
面对都市村庄私搭乱建的问题,除去村民对利益的追逐和法律上的漏洞外,唯一能寄希望的便是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管了。希望监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有效刹住愈演愈烈的私搭乱建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