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万里长城以最高票数当选。
万里长城又添殊荣
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由非盈利国际文化保护组织、总部设于瑞士的“新七大奇迹基金会”发起。这场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评选活动正式开始于去年1月1日,旨在通过互联网、电话及手机短信等投票方式,从21处世界名胜中选出7处作为“新七大奇迹”。
经过一年多时间内过亿人次的投票,“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揭晓仪式终于当地时间2007年7月7日晚9点30分,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光明体育场举行。据悉,葡萄牙总统席尔瓦、总理苏格拉底、文化部长罗塞塔与来自葡萄牙及其他国家的5万余名各界人士在活动现场见证了“新奇迹”的产生,整个过程则在100多个国家同步直播。
新选的“七大奇迹”中,除了中国万里长城以高票居首外,还有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和印度泰姬陵。
长城当选一波三折
“很高兴,但不意外。”昨天上午,中国长城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作为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建筑工程,它入选新的世界七大奇迹,是当之无愧。”
但其实,长城从参选到最后以最高票数当选,其间过程远非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先后经历过第一名、第四名、第八名等等。”张骥告诉记者,今年5月初,学会收到来自活动主办方的传真,称长城已经被挤出了前七。“我们很惊讶,中国这么多人,中国的长城这么著名,支持率何以至此?”
“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够,致使了解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的人很少,知道如何投票的人就更少。”张骥举了个例子,4月的某日他在八达岭长城向在场上百位游人问起这次活动,只有两个人表示听说过,而无一人知道如何投票。“我们知道必须要做些什么了。”从5月开始,长城学会、北京八达岭管委会等组织、机构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民间团体也开始自发组织为长城拉票。”
当然另一原因就是他在接受采访时一直回避的“社会质疑”。本报第二次报道“新七大奇迹”评选活动时曾作过详述,当时,活动主办方的民间组织身份被质疑,活动的商业性和公益性孰轻孰重被质疑,长城作为国人心中的神祗要不要“纡尊降贵”去参选也被质疑。“全社会范围内的舆论质疑,种种难以解答的质问,让长城的参选遭遇困境。”
对此,张骥并不愿多做解释,只是表示,“我们的理由很单纯,长城参选对于其知名度,对于唤起国人对长城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对于长城的未来,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
网友态度仍然“暧昧”
从评选结果揭晓到发稿,在这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记者注意到,网络世界对此事的反应一如当初参选事件开始传播时那样“暧昧”。在“长城高票当选世界‘新七大奇迹’”的新闻开始遍布新闻网站头条位置的同时,其后的留言却总是寥寥无几,而在猫扑、天涯等网络论坛,以之为题的新帖更是几乎找不到。
在零星出现的一些网友评论中,可以看出,除了一些诸如“顶”、“路过”、“好”之类的形式帖外,更多的仍是文字犀利的质疑——“评上了又怎么样?那些落选的建筑,就能因此说它们不再伟大,不是奇迹了吗?”“几千万票砸下去,长城除了这个没有什么权威性的荣誉,还有什么?”“有这些财力、精力,希望为保护长城多做些实质性的工作。”还有些网友竟奚落地说:“是中国人多,才评上的吧。”
长城当选带来什么
入选“新七大奇迹”能真正给长城带来什么?很显然,这个问题已不仅仅是网友们用来质疑长城参选的一个理由而已。随着评选结果的揭晓,对活动的主办方、长城的管理部门、包括一直推进此次活动的长城学会来说,是时候拿出切实的行动来给出答案了。
在此之前,活动主办方的一个说法一直为人们所关心,那就是通过评选获得的资金将“有一半用于参选奇迹的修复和保护”。长城会不会因为以最高票当选而获得相应的“奖金”——对于这个问题,张骥昨天未能给出明确的答复,他表示,“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和领奖的同事联系,所以有没有奖金并不知道。
至于主办方承诺的拨款,需要根据相关的修复、保护方案来确定,这方面的工作,有关部门正在做。”张骥告诉记者,“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这次‘入奇’,长城获得了很多无形财富,包括更高的国际知名度、关注度和更大的推广平台,以及随之产生的国际旅游资源等等。”
“长城的新的春天已经到来。”张骥非常兴奋地表示,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牵头的“长城保护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而国家测绘局组织的对明长城总长度的测量工作也已开始。而对于长城学会这样的民间组织来说,“‘入奇’无疑对学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之为契机,新一轮的宣传保护长城的工作也将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