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土地的再利用
内容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60%以上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在水源缺乏或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地区,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然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各地乱占滥用耕地、浪费土地的现象触目惊心,仅在 1996年到 2003年 7年间,就减少了 1亿亩耕地!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是近十年来全球土地利用变化最大、最明显的国家,其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此伴生的水土流失、植被退化、风沙加剧、土地干旱等问题,已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和生态安全。此外,全国 666个城市中,有 2/3的城市被垃圾包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面对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加强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并在管理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减量化:通过加强对用地项目审批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土地开发使用的供应量;通过采取“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等措施,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
  再利用:采取有效措施,严禁破坏与损毁土地,并注重用地与养地相协调,使土地资源能够多次使用。
  再循环:采取土地整理、生态恢复等综合整治措施,对各地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导致使用价值丧失的土地进行治理与恢复。
  在土地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国土资源部门除了要加强规划和引导,制定配套政策外,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建设以及矿山土地复垦等工作;支持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工业园区的试点建设。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