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8 年到北京看奥运会是很多人心中美丽的愿景。然而对于不熟悉北京的人来说,如何迅速了解乘车线路、找到比赛场馆等地点、遇到紧急情况向有关部门求助是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北京市奥组委2002年许下诺言,要“基本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奥运相关场所,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丰富的、多语言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那么,来年夏季我们能享受到怎样一顿盛大的奥运信息服务饕餮大餐?为了吃到大餐,目前还有哪些问题急待解决?数字奥运,你离我们还有多远?数字北京,你准备好了吗?
【IT168 专稿】4月15日中午11点20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门票预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虽然国内观众可通过互联网、票务热线、全国1000个中国银行网点或比赛期间现场买票四种方式买到比赛门票,但刘翔的铁杆“粉丝”大强最为心急,做梦都在想着到现场一睹偶像风采的他迫不及待选择了最快速直接的方式——网上订票。
提交订票信息后,大强的心仍不太安定,因为前几日的北京出差之行让他感到,奥组委2002年许下的信息服务承诺中,一些关键环节的实现还不太容易,这些问题令他颇为“杞人忧天”。
问题一:奥运信息服务陷阱考问管理规范
从北京西站下火车,一出站口,大强就看到一个挂着“免费咨询”招牌的圆形服务台矗立在不远处。大强忙上前向服务人员询问乘车路线。
“您如果去知春里的话,需要倒一次车。”一位女服务人员在电脑上进入一个电子地图系统,操作了几下。她一边热情地回答大强,跟电脑连接的打印机一边打印出一张印有从北京西站到知春里的“免费换乘路书”地图,“路书”左下角标有“北京2008”的奥运会标志性图标,地图右侧还写明了如何乘车、转车的详细步骤。
“沿‘莲花池东路辅路’向东步行约249米路南,乘319路到‘四道口东’站下车,……换乘653路到‘知春里’站下车,……”
奥组委和北京市政府想得真周到,这么早就为奥运会提供了免费指路服务,大强不由心想。然而看过“路书”,大强反而有点糊涂,因为列车乘务员已经告诉他车站东侧就有一个公交车总站,可“路书”为什么让自己到莲花池路向东走再坐车呢?这个指示是否有误?是否会让自己走冤枉路?再仔细观察,“路书”不仅印了几个公司的广告,还印了一个“全国寻址问路短信”的客服号码,更标有“广告招商电话”等字样。
看到“免费换乘路书”,在北京工作的同学王南告诉大强:这并不是奥组委或北京市政府提供的官方信息服务,只是某些公司租用西客站的场地进行的信息服务。这种商业性的信息服务可能不向咨询人直接收取费用,但它会通过印发广告或其他增值服务间接获得利益。这种“暧昧”地打着奥运信息服务旗号的商业行为,如果指的路正确了倒也不是坏事,可它既没有标明是西客站提供的服务,也没有写清楚提供服务的公司名称和资质,一旦发生纠纷,咨询者将投诉无门。
北京市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徐祖哲指出,由于奥运会受到世界瞩目,一些服务提供商会借着奥运服务的春风暗渡陈仓,暗示提供“奥运信息服务”,借机为自己做宣传,并获得收益。虽然这受到奥组委明令禁止,然而如何有效规范管理、避免商业性信息服务和设施与奥组委提供的信息服务鱼目混珠、令普通百姓辨别出“真假李逵”、并安全地获取信息,成为考验2008北京奥运信息服务的第一道关卡。
问题二:信息亭与奥运 谁为谁服务?
王南告诉大强,为了方便观众看比赛,奥运信息服务亭已列入建设计划。奥运会期间,除了比赛场馆内,奥组委将交通枢纽、旅游热点地带推出约50个奥运信息服务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城市旅游景点、天气、人文地理、食住行购娱等方面的信息。除了城市公共信息,更多的还是奥运会场馆分布、去场馆的交通路线、公交车的班次、竞赛日程等奥运直接相关信息。这些奥运信息服务亭跟奥运观众信息综合资源库联网,都将有专人值守,并免费咨询,外国观众还可以得到英文服务。
听到这些,大强放下心来——可靠权威的信息服务还是存在的。转念一想,大强又产生新的疑问:初来乍到北京,信息服务亭和奥运场馆对自己来说同样陌生,自己找不到场馆,难道就找得到信息服务亭?为了看比赛,自己还必须要先了解信息服务亭的确切位置,找不到信息亭就找不到比赛场馆了吗?
据了解,每个信息亭的容量相对较小,五六平米面积配置两三名工作人员和相应的计算机。这样就算及时找到了信息亭,观众如何在奥运会十六天期间,集中、大量地获得信息满足?如果每问一个问题就要排队半小时、或者出现秩序杂乱拥堵等状况,信息服务亭的效果必定大大降低,而且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公共资源。
据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向萍介绍,如果观众找不到信息亭,还可以拨打一个专门为奥运会设置的观众呼叫中心——12308,接线员可以提供语音咨询。
二者相配合确实能提高观众获得信息的效率,然而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赛期只有短短十六天,为奥运会特设的信息服务亭在比赛结束后当作北京市信息服务终端继续服役还是废弃不用?
按照计划,这些设施和服务日后应当融入北京市信息化服务体系,但其与北京市现存的信息服务终端存在硬件、软件等各方面的差异,“人工服务”就是最为突出的一项。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5年颁布的《关于数字北京信息亭建设和运营的若干意见》指出,“信息亭建设和运营单位应当按照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技术规范进行建设和运营”。一方面要求“统一规划”,一方面,事实的实施标准又各行其道,到底信息服务终端在为奥运服务,还是奥运为信息服务终端服务?提高信息服务终端的利用效果以及标准如何统一的问题再次成为考验“数字奥运”和“数字北京”的重要课题。
问题三:低成本获取信息与高效能否兼得?
对大强来说,找不到信息服务亭、打不通奥运观众呼叫中心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他还可以用GPS定位导航或手机无线上网的方式找到最方便的吃饭住宿地点和公交换乘线路。
一次,大强乘坐了一辆安装了一套北京灵图公司天行者GPS导航系统的出租车,几秒钟就能计算出行驶路线并用语音提示的系统让大强开了眼界,其精确程度已能令使用者在大学校园里快速找到任何一座教学楼;等奥运场馆全都建成,系统内置软件和电子地图更新后,找到比赛场馆和附近的餐馆酒店也将是小菜一碟。
而且就在不久前,北京2008年奥运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副部长赵芳斩钉截铁地宣布:奥运期间,观众肯定能通过3G无线高速网络获得相关的奥运信息服务。不出意外,今年下半年,3G网络就将投入商用。到时观众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奥运比赛,获取所处位置周边的车站、餐馆、公厕、商店、医院和银行等信息,还可以查询民航、铁路、酒店等。
方便的背后却掩藏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对于工薪阶层大强来说:花多少钱才能获得这么高效方便的信息服务呢?
粗略计算,定位导航系统中一个便宜的接收装备大约需要3000元,加上安装导航软件的几百或上千元,一次性需投入四五千元。3G网络投入使用后,一部必要的3G专用手机也需要一两千或几千元不等,随时随地收看奥运比赛、实时下载所处位置的实时地图,哪次获得信息都要按流量计费,这笔费用又该如何打算?
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这些,刚注册完订票信息的大强,心情由激动又转成了忐忑——门票、住宿、餐饮已经占据了奥运观战的主要预算,如果方便地获取信息服务就必须支出超出预算的费用,那么,到现场看比赛实战还是在家中看电视转播?这是否需要重新考虑呢?
问题四:奥运信息服务整合动了谁的奶酪?
到北京,无论吃、住、行、旅游还是买票、到场馆看比赛,大强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买票要到网上或指定银行,查比赛场馆位置可通过互联网或信息服务亭,找宾馆酒店和公交线路可以使用手机,甚至GPS导航设备还能帮自己找到公厕。但他觉得这些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有些分散凌乱,来自不同供应商和奥运会合作伙伴的信息内容必有大小不一的差异,就像不同的公交线路中,同一地名指定的下车地点可能相差出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因此奥运服务的信息内容也有待整合,以便为观众提供统一标准的内容服务。
奥组委技术部专家范国闯在“2008工程数字奥运研讨会”上说:“奥运综合信息服务内容包括奥运会相关信息服务、城市相关信息服务和多语言翻译服务三方面。”据介绍,奥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整合住宿、娱乐、交通等各类社会信息资源,建立公众信息服务数据库,为包括计算机、电话、信息亭、移动终端、广播电视等不同用户提供多种接入方式,令观众享受到多语言智能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多语言翻译服务依靠技术比较容易实现,而整合奥运会和整个城市的相关信息服务,更多涉及的是信息内容服务商和相关机构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组织结构的调整,这是重头,也是最困难的事。
2008奥运会不仅要求北京提供一场高水准的运动会,更要求北京市借此提升整体的城市信息服务水平——一个几乎涉及北京整个市政规划的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如何将供水、燃气、气象、环境保护、市容市貌、卫生防疫、旅游等13个部门有效整合,成为实现“数字奥运”“数字北京”构想的最根本所在。
据中国GIS协会电子政务分会委员王康弘博士介绍,北京超图公司为北京市崇文区研发了基于电子地图等地理信息技术的数字万米网格城市管理系统,将整个城区细致科学地管理起来。与系统相配合,崇文区设立了区城市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下设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并与卫生、公安、电力、煤气、水力等相关部门联动。
管理中心将崇文区地理信息采集制成电子地图后,将所有空间按照100米乘以100米的标准打上格子,覆盖了整个城区,由城管大队执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任务。
每名城管队员按规定负责一定数量的格子街区,每天在辖区范围内巡逻查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城管队员可立即用名为“城管通”的PDA将位置信息和现场图片发送给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在电子地图监视设备上即可确定事件发生的确切地点。监督中心对事件迅速评估,有必要的话则传送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则立刻派相关部门赶赴现场处理。就算不是城管队员,普通老百姓如果遇到棘手的公共服务事件,也可以打电话、发短信或上网向管理中心反映情况,并获得帮助。
从事件信息发到监督中心那一刻起,后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即刻形成一个电子案卷,同时系统开始计时;事件处理完毕,相关部门将结果反馈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知会监督中心,到此,电子案卷结束,一个事件也处理完毕。这种轨迹记录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审查工作细节,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按照计划,北京市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也需要像崇文区这样,建设一套技术先进的管理系统,更要有一套科学机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和利益。工作机制和执行体系破立之间,有些机构部门的利益可能会损失,利益的“奶酪”在某种程度上会被重新分配。
如何打破以前的条块分割、各职能机构分管一摊、与其他机构部门难以协同做战的困境?如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指挥监督中心和一套完善的执行机制?如何做到令出必行、各机构部门不拖沓扯皮?如何去触动这些甜美的利益“奶酪”?……这些都是奥运会来临之前,实现“数字北京”目标的征程上必须要攻下的堡垒。
奥运会在即,“数字奥运”接受考验在即,“数字北京”提交答卷在即。奥运信息化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期待这些问题早日得到解决,享受一个更加人性化、信息服务科学而完善的科技奥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