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大力推进广西地质矿产勘查科技创新
内容
  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目前所采用的地质勘查找矿仍以传统方法为主,已无法满足寻找地表和近地表矿床的要求。今后广西的地质勘查找矿工作重点是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和盲矿体,而我们对这些矿体的深部勘查和研究程度还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矿产勘查的深度平均在800m,而我国仅为300m。相差的500m正是我们今后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重要空间,也是广西危机矿山找矿的重点之一。作为承担广西地质勘查找矿任务的广西地矿局,根据目前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地质找矿方向——攻深找盲,即在广西主要成矿区带上寻找深部隐伏矿和盲矿体;大力推进地质勘查科技创新,并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一、加强地质成矿基础理论、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应用
  近50年来,在地质成矿基础理论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方面,广西主要是围绕矿产普查勘探来进行,尤其是针对广西锰矿、铝土矿、锡矿、金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的研究较多。通过对这些典型矿床、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预测研究,以及对区域矿产总结、区域成矿研究,提高了区域矿产研究程度,揭示和总结了成矿规律,为今后成矿预测、矿产规划及地质矿产普查工作的布署提供了依据,对广西地质找矿工作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找矿技术方法方面,以物化探技术应用的效果最为显著,特别是化探技术,在广西的金矿找矿迅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广西找矿理论的运用尚不够丰富,利用的技术手段也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攻深找盲的要求。随着寻找隐伏矿时代的到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发展和形成新的找矿能力,一方面要以新的地质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要向新技术、新方法寻求帮助。当前,地质科学不断发展,地质找矿理论、技术得到发展和完善,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如板块构造、层控矿床、边缘成矿、界面成矿、深部流体成矿等理论,物探的时间域电磁法、金属矿地震法,化探的地电化学法、地气法、地球气法等。因此,结合广西的具体情况,必须加强对地质成矿基础理论、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做好新一轮的地质矿产勘查规划和主要成矿区带大比例尺的找矿区划工作。利用50多年来广西在基础地质和在重要成矿区带开展矿产勘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利用当前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理论、最新方法技术,结合“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 合成所获得的信息,开展新一轮的地质矿产勘查规划和主要成矿区带大比例尺的找矿区划工作,提出新的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以指导下一步勘查工作。
  二、加强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综合运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手段,提高深部矿体定位水平
  根据广西主要成矿区带的分布及其矿产特征,重点加强以下成矿区带的深部勘查工作:⑴在桂北隆起成矿区开展四堡、雪峰、加里东、燕山期Sn、W、Ni、Co、Cu、Pb、Zn、Au、V、U、滑石、重晶石等矿种的大比例尺找矿区划、成矿预测和勘查工作;⑵在大瑶山隆起成矿区开展加里东、华力西、燕山、喜山期Sn、W、Pb、Zn、Au、Ag、Fe等矿种的大比例尺找矿区划、成矿预测和勘查工作;⑶在右江再生地槽成矿区开展加里东、华力西、燕山、喜山期Al、Mn、Au、Ag、Cu、Sb、Pb、Zn、Sn、W、Ti、煤、膨润土等矿种的大比例尺找矿区划、成矿预测和勘查工作;⑷在云开隆起成矿区开展加里东、燕山、喜山期W、Pb、Zn、Au、Ag、Sb、Ti、稀有、稀土、高岭土等矿种的大比例尺找矿区划、成矿预测和勘查工作; ⑸在桂中拗陷成矿区开展华力西、燕山、喜山期Mn、Pb、Zn、煤、重晶石等矿种的大比例尺找矿区划、成矿预测和勘查工作。
  在以上成矿区带的攻深找盲工作中,目前我们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矿体的深部定位。因此,要以区域地质为基础,综合运用最新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方法手段,解决现代找矿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依托,对广西主要的成矿区带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利用现代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手段,及时发现异常、缩小范围、确定靶区、实现大比例尺三维空间矿体定位,使原来的矿体定位技术由定性向半定量和定量转变,为各种勘探手段的验证提供依据。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人员素质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地学学科也不例外,新的成矿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广西地质勘查部门的首要任务除了在一些力所能及的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外,重点还在于结合广西的实际,引进、运用、推广新的成矿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此,首先要加大科技投入,开展专项攻关,进行创新性研究,同时消化运用好引进的新的成矿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其次要加快更新老、旧设备的步伐,使其满足攻深找盲工作的精度要求;最后还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改善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级结构,以达到提高人员素质的目的,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新要求。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