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2006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行动
内容
● 认真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06年3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做好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4月召开全国地质灾害趋势会商会和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每次台风登陆前,国土资源部积极与气象部门沟通,及时向有关省(区、市)发出电报,提出防灾具体措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认真部署。
    2006年,国务院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发生在浙江、湖南、四川等地的地质灾害做出多次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土资源部于 6月8日向全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下发《关于加强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紧急通知传达了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落实预案、群测群防、应急管理、搬迁避让、三峡库区防灾、部门密切合作等多方面对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 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建立495个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其中,滑坡专业监测点269个,崩塌专业监测点83个,泥石流专业监测点19个,地面塌陷专业监测点124个。
    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在福建泉州召开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现场会,推广福建安溪经验,在地质灾害多发的山地丘陵区广大农村全面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建立9万多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
    重点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稳步前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建成较完善的地面沉降监测网,共有水准点1768个、基岩标53座、分层标36组、GPS监测点 502个、自动化监测站21座。华北平原现有水准点1903个、基岩标7座、分层标36组、GPS监测点157个。
   据初步统计,全国已建立地裂缝监测点295个。
● 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认真落实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省(区、市)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州、市)和县(市)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体系。
    为了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2006年全国有不少省区选择不同的单元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7月,国土资源部成功组织四川广安溪口镇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受到国务院应急办的肯定,为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积累了经验。
    湖南、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在多次遭受台风袭击时,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功组织群众撤离,减轻和避免了人员的伤亡。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2006年汛期,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共出动应急处置小组1700多个,参与了近1400起地质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 地质灾害基础调查
    199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灾害多发的山地丘陵区所在省(区、市),部署开展113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普查工作。据已完成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的616个县(市)数据资料统计,共调查发现各类地质灾害及隐患点近10万处,受威胁人口达600多万人。
    200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黄土高原区、川滇地区、新疆伊犁地区等重点地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
●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
    汛前和汛期各地认真按照国土资源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组织专业队伍对辖区内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巡测巡查工作。
    5~10月,国土资源部会同中国气象局发布3级以上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20次,其中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发布预警信息62次。辖区内有山地丘陵的 30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部分地级市和县也开展了相应级别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各地根据预警预报信息,及时启动群测群防等防灾体系,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通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群测群防,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478起,安全转移20566人,避免财产损失2.39亿元。
● 地面沉降防治
    国内首个防治地面沉降的政府规章《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于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11月13日,第二届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加强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加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重点的地面沉降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区域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研究提出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方案。
●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
    9月20日,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项目如期完成水下工程,满足了三峡工程156米蓄水要求,确保了三峡水库提前一年蓄水。截至2006年底,湖北省63个应急治理项目有27个项目已完工,重庆市173个应急治理项目有109个项目已完工。95个应急专业监测项目通过初步验收。1837个群测群防点(湖北 267个, 重庆1570个)已全部建成,并开展监测。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取得阶段成果。高切坡防护工程全面实施。
●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12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教育部4部委联合启动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1900名专家和志愿者组成的中央和地方宣讲团代表赴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18个省(区、市)农村,为基层干部群众集中培训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在两个月时间内共进行2万场培训,涉及3万多个村,受训人员近300万人。这次行动对提高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基层防御地质灾害的意识和群测群防水平,减少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实现人与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