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数字祖庙”工程为祖庙拍写真
内容
    佛山祖庙108年来第一次全面修缮工程,上月21日拉开帷幕。从本月14日至20日,进入“数字祖庙”工程。测绘人员使用故宫检测所用仪器,祖庙万福台进行数据采集。昨日,记者在祖庙见到了这套从德国进口的价值100多万元的高科技设备。
  记录祖庙一点一滴
  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以严格的数字化系统,记录下祖庙的一点一滴,这就是“数字祖庙”工程。目前,由佛山科技学院承担这一课题。
  昨日下午,工作人员在万福台大院内选准位置后,放置脚架、调整镜头高度,然后在镜头连接的电脑上设定程序。镜头自动拍摄,大约5到10分钟完成一次动作。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排除干扰,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他们把灵应牌坊至万福台的区域围起,防止市民进入,影响拍摄。拍摄中碰到的难题是光线问题。在室内拍照,可以用普通钨丝灯光或者连续光源,拍照影响不大;而在室外拍摄,光线很难控制。天气晴朗有利于拍摄,天阴则会影响进度。
  本周内完成的测量,通过全景和局部两种形式,对万福台以及两边看台廊道进行数据扫描和拍摄。数据收集完毕后,工匠才开始揭瓦动工。为了不影响市民参观,测量工作直到春节后才继续进行。
  数据成为修缮依据
  据工程人员介绍,本次数据采集使用的,是世界上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其中,一款名为“数据球幕机”的机器,目前国内只有四台,故宫博物院也用过该仪器记录资料。“数据球幕机”通过镜头拍摄收集到的祖庙建筑的资料,大到整个全景,小到横梁之间的距离,为数据分析提供准确依据。全景拍摄完毕后,接着进行细致的高清晰度数码摄影,将祖庙拼接成为360度的空间图,能很好地还原祖庙内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制品,如木雕、灰塑等。
  负责此次科研项目的佛山科技学院教授范劲松博士表示,“数字祖庙”工程测量出来的数据将成为修缮的参考依据,同时还将进一步收集祖庙各种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建立动态数据大平台。“采集记录数据并不难,难在如何分析数据,找回祖庙原来的样子,还原祖庙最原始的面貌。”范教授说。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