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本网视点

别让地图成了城市“广告”手册
内容
    地图是干什么用的?显然是给人提供方便的。然而,一些地图上的道路、建筑名称,却被大量私人公司、单位霸占了,这么一来,地图几乎成了城市“广告”手册。
  刚从河北区搬到和平区的张先生遇到这么件麻烦事:因为对新环境的道路状况不熟悉,他特意买了一份地图,打算仔细研究一下每天开车上班下班的线路。然而,他却没在地图上找到自家的位置,原因是,地图上的字迹非常之小,以至30多岁的他用肉眼都难以看清。这时他才想到,卖地图的摊主曾告诉他,地图包装中附赠了一个放大镜。于是,这个原本不被张先生注意的放大镜终于派上了用场。在它的帮助下,张先生瞪大眼睛才注意到,原来,地图上原本该标注他家的位置,竟被一家广告公司的名称、电话“霸占”了。而自己家的位置,竟被“迁”到其他地方,虽然地图上标注了箭头,但线条非常细,稍不注意就会和周边道路混淆。
  昨天下午,张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让他“晕”了头的地图。果不其然,地图中除了道路名称、公交车编号、标志性建筑外,还注明了不少公司、企业的名称、地址和电话,而这些信息将周边的有价值信息挤到了“犄角旮旯”。粗略数了一下,类似的标注,在市区地图内共有30余个,而受“排挤”最严重的,当属和平区了。
  在贵州路附近,一个单位的名称和电话,总共占据了约2平方厘米的位置。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只有“2个指甲盖”大小的位置,它的“大胖身子”占据了五大道和贵州路、西康路、昆明路、云南路等好几条道路,路段的名称则被“挤”得断断续续,甚至有些路段的路线、交口都被覆盖了,想痛痛快快地从一端找到另一端,恐怕不大容易。
   比如,“昆明路”的字距非常大,如不仔细寻找,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漏印了“路”字。同时,经过附近路段的公交车编号也被挤在了狭小的空间,连续多条公交车线路编号之间连空格的位置几乎都被挤光。住在附近的几名居民看了地图后表示,因为对这一地带相对熟悉,仔细研究研究还能勉强看明白,可是,不熟悉该地段的“外来人”能看清楚,能看明白吗?
    别让手中的地图走了味儿
  地图上的信息越来越广泛,而它的“使用价值”也似乎越来越大。如此说来,设计部门的解释似乎“理直气壮”,但造成的结果,却是让很多想看“普通地图”的人觉得别扭。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关学者分析地图后表示,初到一个陌生城市,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购买一份地图,以便从地图上获取交通、地理、线路等必要信息。地图最大的作用,是给不熟悉路况的使用者提供方便,便于使用者查询,便于使用者利用地图到达目的地。而其他所谓的“丰富”服务,只能排在后面,否则,太“丰富”的地图就会变味儿。
  按照地图上印的电话,记者与几家公司取得了联系。这些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地图上“霸占”的位置,是他们花钱“买”来的。原来,这是他们与绘制部门的 “合约”,一方负责出钱,一方负责挤地方做宣传。“在地图上做宣传,会被更多的外地人关注,事实证明效果还说得过去。”然而,类似的宣传手法是否会影响地图的正常使用?这些负责人表示,这不是他们关心的。随后,记者按地图上的电话,找到测绘部门有关工作人员。他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图里应该有的公共设施及标志性建筑,其实一个不少。那么,如果域面相对充裕,多刊登点信息无可厚非。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